网问答>>中国古代旗帜:唐宋元明时期的仪仗旗帜(一)
问题
已解决

中国古代旗帜:唐宋元明时期的仪仗旗帜(一)

时间:2025-07-22 20:18:06
中国古代旗帜:唐宋元明时期的仪仗旗帜(一)
最佳回答
中国古代旗帜:唐宋元明时期的仪仗旗帜(一)唐宋元明时期的仪仗旗帜,在形制和制度上一脉相承,大同小异。这些时期的旗帜形制在《宋史》、《元史》、《大明集礼》以及《大明会典》等史籍中均有较为详细的记载。一、旗帜的组成部分旗帜主要包括旗杆和旗帜两个部分。(一)旗杆旗杆,也称为“杠”或“干”,是用来悬挂旗帜的长杆。旗杆包括了以下几个部分:旗杆头也称“杆首”或“干首”,是旗杆顶端的装饰物。形近似于矛头或枪头,以木、铁、铜等材质制作,并外髹涂金、银漆料以防锈蚀。下承以盖,亦用铁、铜制作,外涂金银漆料,铜盖形似莲瓣,点缀珠珞、铜铃,下方装饰有矿物颜料染红的牦牛尾或马鬃毛,即“纛头”、“旄纛”、“旄干首”。《宋史》记载:“鎞首纛头”,《大明会典》中记载:“竿首木枪头贴金饰,饰以红缨”。旗杆主体悬挂旗帜的长杆部分,主要用竹、木制作。旗杆大多以竹制作,历经选材、切割、蒸煮、烘烤、打磨等工艺流程加工而成。旗杆外边涂抹桐油漆料,起到防潮虫蛀的作用,同时兼具美观功能。《宋史》记载:“漆竿”,《大明会典》记载:“朱漆攒竹竿”。旗杆钻又称作“”或“鐏”,是旗杆末端的装饰物。原本为戈、戟、矛等武器柄下端的锥尖形金属套,用来加固旗杆,保护旗杆末端,防止旗杆末端磨损,树立旗杆于地面时使其稳固不而不易倾倒。旗杆钻大多用铜、铁制作,外表髹涂金、银漆料。(二)旗帜旗帜是悬挂在旗杆上的布帛,大多以绸缎制作,材质主要为丝绸、紵、棉麻。旗帜主要部分包括旗身和旗脚两部分。旗身縿:旗帜正幅的部分。栏:也称“襴”,即“旗帜边襴”,装饰在旗帜正幅周边的绸缎布帛,如边框一般,位于旗帜正幅的上、下和侧边的位置。《大明会典》记载:“上下并外边加黄襴”。旗腰:旗帜靠近旗杆一侧的布帛,以绸缎制作。旗腰侧面缝缀以系带,用于悬挂旗帜于旗杆之上。《宋史》记载:“锦帯腰”,《大明会典》记载:“傍竿处,加红腰”。旗额:旗帜正幅上的长条布帛,位于旗帜正幅的一角,用来书写旗帜名称。《大明会典》记载:“素额”,“旁有素额,织青字”。旗脚火焰角:也称“火焰脚”或“旗脚”,是旗帜的飘带,古称“斿”、“旒”。边缘呈锯齿状、波浪状、火焰状,故名。火焰脚边缘装饰与旗身外侧及旗脚周围。《宋史》记载:“火燄脚”,《大明会典》记载:“上下并外边加黄襴、赤火焰”。彩角:也称“彩脚”,是火焰脚中间的布帛,画有彩色的花纹,故而得名。如《大明集礼》记载:“龙旗,皆为青质、黄襴、赤火焰(脚),间彩脚”。综上所述,唐宋元明时期的仪仗旗帜在形制上具有鲜明的特点,不仅体现了当时的工艺水平和审美观念,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礼仪制度和等级秩序。
时间:2025-07-22 20:18:15
本类最有帮助
Copyright © 2008-2013 www.wangwen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2000710号-1
投诉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