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问答>>1号专访 |《最美公路》总导演李佳梦:探索公路纪录片的个人风格
问题
已解决

1号专访 |《最美公路》总导演李佳梦:探索公路纪录片的个人风格

时间:2025-07-23 17:36:41
1号专访 |《最美公路》总导演李佳梦:探索公路纪录片的个人风格
最佳回答
《最美公路》总导演李佳梦:探索公路纪录片的个人风格纪录片《最美公路》自上线以来,便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主题赢得了广泛关注。该纪录片以挂壁、跨海、飞天、遁地、越野、通途六个不同主题分集,旨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传递出“中国的故事是由中国的道路来书写的”的制作理念。近日,我们有幸采访到了该纪录片的总导演李佳梦,就纪录片的创作理念、拍摄手法以及个人风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一、创作初衷与主题定位《最美公路》的制作初衷,是以公路为切入点,希望把与路有关的一系列小故事无限放大,见微知著,使其借中国故事之名重新进入观众视野。李佳梦表示:“路,对于我们这群从小在大城市长大的孩子来说,熟悉又陌生。因为它仿佛从来都在那里,只是我们从起点A到目的地B的媒介,习以为常便是忽视。而《最美公路》则是一个契机,它向我们提出这些问题:为何会有路?怎样造出一条路?路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这也是最终我们在整个作品里,试图去解答的问题。”二、双重故事线同步展开在讲述中国公路故事的过程中,《最美公路》采取了自然地理与人文情感双重故事线同步进行的策略。自然地理线中,公路的诞生、所连通的壮美风光,以及修路造桥的故事将被逐一呈现;而人文情感线则每期设置了两位嘉宾作为“领路人”,并增添了“自驾者”这一主观视角,让一切发生在公路旅途上的事情自然而然得呈现。李佳梦解释道:“不论是‘领路人’,还是‘自驾者’,他们类似于观众的代表,将自己初次来到目标公路上的故事和感受直观得呈现出来,从而达到加强观众带入感的效果。这种叙事方法的改变会让我们自身感觉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三、跨海大桥的艺术式呈现在跨海大桥(最美海上公路)这一题材上,《最美公路》的制作团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尝试。李佳梦坦言:“跨海这一集最大的壁垒是它对大家来说并不具有神秘感,因为跨海大桥大部分城市中的人都是见到过的。”为了克服这一难题,制作团队融入了艺术质感,邀请了舞蹈演员朱洁净作为领路人,希望用更柔软的视角去展现跨海大桥建造本身的美感以及艺术感。尽管这一尝试并未获得所有观众的广泛认可,但李佳梦表示:“我们导演一开始的构思就是怎么去平衡自然与艺术、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在她(朱洁净)眼里看到的大桥并不是冷冰冰的建筑,而是充满着人性和哲思的艺术杰作。”四、个人风格与观众反馈的平衡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个人风格的展现与观众反馈的平衡一直是一个难题。李佳梦表示:“我觉得(公路)这一个题材对于所有导演来说最大的难点,就是如何做的和其他的公路片不同,能够将每一条路的不同风格包含在里面。”对于观众对于人文外延故事的接受程度,李佳梦坦言存在一定的落差。她表示:“现在纪录片的主要观众群体集中于生活在现代化都市下的人们,大家对于纪录片这一介绍性题材的观看心态更多是猎奇、学习,而非如同电视剧、电影一样寻找情感共鸣和身份认同。”然而,李佳梦对于自己的创作团队和作品仍然充满信心:“我们走过的每一条路,都由这样的记忆构筑而成。每一次看到这条路,便想起沿途听到的故事和沿途亲身经历的种种。这便是人赋予路的意义、赋予它的‘美’之所在了。”五、结语通过此次采访,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李佳梦导演对于纪录片创作的热情和执着。她不仅注重作品的视觉效果和叙事手法,更关注作品所传递的思想和情感。相信在未来的创作中,李佳梦和她的团队将继续探索公路纪录片的个人风格,为观众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这些图片不仅展示了李佳梦导演在工作中的专注与投入,还呈现了跨海大桥的壮丽景色以及舞蹈演员朱洁净在纪录片中的独特视角。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最美公路》这部纪录片的独特魅力。
时间:2025-07-23 17:36:46
本类最有帮助
Copyright © 2008-2013 www.wangwen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2000710号-1
投诉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