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问答>>小说:良民证
问题
已解决

小说:良民证

时间:2025-11-08 20:59:08
小说:良民证
最佳回答
《良民证》描述了一个在特殊历史背景下,人们为办理良民证而排起长队的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人民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社会背景与动荡局势: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占领城市,设立维持会管理城市事务,良民证成为居民在城市中正常生活的必要证件。维持会规定每一旬更新一次良民证,用于进出城和应对马路上的临时检查,目的是维护城内安全,及时揪出乱贼。这一规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统治者对人民的严密控制。排队办证的场景与人物:队列中人物多样,阔先生、富太太、叫花子、乡巴佬等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叠在一起,缓缓向前挪动,似乎并没有贫富贵贱之分,体现了战争对所有人生活的同等影响。天气炎热,人们扇着各种各样的扇子,一些折扇上书写描绘着诗词歌赋花鸟山水,形成了一个临时的书画博物馆,这一细节增添了场景的生活气息,也暗示了人们在困境中仍努力保持文化生活的态度。新来排队的人对办证摊点减少感到纳闷,过去三年基本上不会排长队,而今天却七拐八拐排不到头,反映了局势的变化和人们的不安。人物对话与心理:学生们在队伍里议论国军打到了周口店,猜测鬼子人不够了让城里的汉奸去帮忙,甚至提到要光复了,展现了年轻人对局势的关注和对未来的期待。老人作为德高望重的地下工作者,发现维持会骨干潜伏在队伍里盯着学生,他提醒学生小点声,别胡说,体现了地下工作的危险性和老人的谨慎。学生不服地说“民国都34年了,言论由己!”反映了年轻人对言论自由的渴望和对现状的不满。局势的变化与希望:老人知道前两天美国的轰炸机在日本本土投放了两颗威力惊人的炸弹,日本天皇有可能近期宣布投降,这些一手消息让他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十一战区的国军部队已经闻风而动,向北平方向开拔,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对未来的期待。老人意识到良民证说不定下一轮真的就不用办了,这一想法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期待,更是对整个国家未来走向的乐观预判。
时间:2025-11-08 20:59:13
本类最有帮助
Copyright © 2008-2013 www.wangwen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2000710号-1
投诉邮箱: